校企联合 推进中药民族药开发

为贯彻落实“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政策,提高贵州省工业企业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的能力,对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支撑作用,贵阳中医学院积极选派了30多名教授、博士深入企业和农户中进行产学研合作和科技帮扶,与十几家制药企业和几十个中药材种植基地进行了联合,开展了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改造、技术革新、产品开发等科技服务,探索出了一种产学研联合的新模式。

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位于贵州省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司总资产为24.14亿元,员工2000余人,科技开发人员248人,拥有高中级以上职称41人。2010年6月成功在我国A股市场上市。该公司与贵阳中医学院有着深度的合作。先后在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转让等方面签订几十项合作协议,并联合申报各类重大课题十余项。两家单位还联合申报获得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贵州百灵西南民族药(中药)口服制剂产学研创新联盟和贵州省民族药(中药)复方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依托丰富的药材资源优势,不断挖掘整理民族医药精髓,以现代医药理论为指导的现代苗药,将“传统苗药”向“科技苗药”质的飞跃。该公司目前拥有发明专利30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外观设计专利58项,目前有30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8项)和2项国际专利正在申请中。

贵州同济堂创建于清光绪十四年,是贵州省唯一获得国家授予“中华老字号”殊荣的医药企业。该校与公司合作后,其拳头产品仙灵骨葆胶囊就源于该校骨科专家时光达教授的经验方,并由该校科技人员研制。仙灵骨葆2012年的销售额已超过8亿元。目前,该校与同济堂有10余项合作项目,数名教授为其公司的科技特派员,并且还联合组建了2011协同创新中心。

目前贵州同济堂通过GMP认证的生产线十一条,可生产胶囊剂、片剂、颗粒剂、锭剂、糖浆剂、酊剂、口服溶液剂、膏剂等十二种剂型,生产的中西药品种140多种。

贵阳德昌祥药业有限公司是贵州最早的制药企业,贵阳现存最早的工业企业。经过多方的合作发展,公司已经发展成为集药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制造企业。该校与公司进行了合作开发研究,有产品杜妇科再造丸、杜仲壮骨丸、复方阿胶补血膏、清热散结片、白沙糖浆、妇得康泡沫剂、止喘灵气雾剂、天麻灵芝、儿童回春丸等。

目前,该公司拥有127个药品批准文号,其中专利品种8个,独家品种19个。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32个,国家医保品种58个(独家品种2个)。拥有妇科再造丸、芪胶升白胶囊、杜仲壮骨丸、杜仲补天素片、止喘灵气雾剂等多个名优产品。

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新型药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是贵州省首家取得上市资格的非公有制企业。

该校与益佰制药在产品开发,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合作。研发了最近发布的新产品“理气活血滴丸”,预期单品种年产值将达10亿元。而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苗药制药工程中心是两家单位的基础项目及平台搭建合作。同时,益佰制药集团作为学校签约的实习基地,也是该校培养人才的用人受益单位。

2013年1-6月,该公司工业产值已达11.6亿元,纳税1.82亿,销售收入同比去年增长率稳定在15%左右。

科研产业化 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实力

  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该校承担大中型药企项目,从理论支持、技术创新、产品研发、难题公关等角度进行产学研合作。组建“现代民族药(苗药)协同创新中心”、“民族医药特色文化旅游及产品开发协同创新中心”,与澳门大学中华中医药研究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史文献研究所、贵州省·中科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以及贵州省同济堂制药有限公司、贵州百灵集团制药有限公司,构建促进区域发展的联合创新体系,重点开展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建设、重点学科建设、保健食品和保健用品、日化品、中医特色旅游产品的研发。

  同时还进行民族药大品种改造、中药新药的研发、到底药材的产地加工炮制技术研究、民族药栽培、品质评价研究、医院制剂开发以及少数民族段的重点调查和秘验方发掘、整理、开发工作;进行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引进工作,并建立院士工作站1个。

  目前,该院以贵安新校区为依托,创建“贵州省中医药民族医药科技创业园”。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将该院科创园打造成为中医药民族医药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科技型企业孵化和高技术产业辐射的重要基地;成为该院学生创新创意创业的高地;以科技创新促进该院转型发展,全面提升该院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

  “贵州中草药资源研究”是由贵阳中医学院何顺志研究员领军的中药资源研究团队,历经20余年,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在植物分类学和中药资源学等学科领域内,采取点面相结合的方法,对贵州150余个中药资源丰富的区域等进行了中草药资源的重点野外调查、标本采集及分类鉴定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该研究成果极大地充实了贵州中药资源宝库,为贵州省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相关科研单位和制药企业中药新产品的研发、中药材GAP生产基地建设及保护生态环境及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大果木姜子是樟科樟属植物米槁(Cinnamomum  migao H.W.Li) 的干燥成熟果实。在贵阳中医学院邱德文教授主持下,大果木姜子产业化硕果累累:以大果木姜子为君药的心胃止痛胶囊(原心胃丹胶囊)已上市销售近十六年;六类中药新药米槁心乐滴丸(现名理气活血滴丸)“近期上市,市场预测其销售规模可达10亿元。

  此外还开发了心胃止痛软胶囊、米槁精油滴丸、紫槁软胶囊、大果木姜子静脉乳剂和口服乳剂(待报临床研究);同时建设了大果木姜子药材的GAP规范化种植基地,大果木姜子的产业化已经获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实施”星光工程“ 培养中药民族药创新人才

  贵阳中医学院一直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提出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以开拓视野、加强实践、增长才干为核心;以学生科技活动、素质教育、社会实践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科技文化素养为目标,创造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良好机制与氛围,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中医药专门人才的”星光工程“。

  根据”星光工程“的要求,制定了《”星光工程“实施办法》、《”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细则》和《大学生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为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此外,学院积极组织开展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技学术活动来营造浓厚的校园科技文化氛围。     
      同时,采取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紧密结合的模式,通过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鼓励教师吸收学生参与课题研究、扶持学生学术科技型社团等为主要措施,以科技创新教育为突破口,开展了”科技突击队,立功献青春“活动,逐步形成了”课堂教育-校园文化-创新实践“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多途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如药学院注重将”三下乡“活动与学生野外实习结合起来,开展了中药技能比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

  因此,在第十一、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中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获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三等奖1项;获”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银奖1项,铜奖2项,也是2012年唯一进入全国”挑战杯“创业大赛终审决赛的高校。并且简雷同学还获得了全国第六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学校档案

  贵阳中医学院集教学、科研、医疗为一体的中医药本科院校。创建于1965年。2006年被贵州省政府批准成为”省级重点支持建设高校“,2008年被教育部评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该院除了加强中药民族药基础理论研究外,还十分重视产业开发研究,积极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合作,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推进贵州省中药民族药产业的发展。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该校以单位名义主持和参与开发的苗族药产品有43个。目前上市的154个地标升国标的苗药品种,70%由该校人员和毕业生开发或参与开发。其中8个单品种年销售额超过亿元,全国首家在美国上市的医药企业——贵州同济堂制药公司生产的拳头产品”仙灵骨葆胶囊“由该校专家研制,2012年产值已超过8亿元。贵州益佰、百灵、神奇制药等进入全国中成药工业企业50强,民族医药工业迅速成为贵州省支柱产业。

  (编辑: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