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暨第三批贵州省名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拜师大会”在贵州饭店举行。
现场气氛热烈而庄重。指导老师们身着红色唐装,分7轮坐在台上,依次接受继承人的拜师礼,给继承人赠送大医精诚卷轴。大会旨在进一步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推进学术经验的继承和创新,加快人才培养步伐,促进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当天,正值第39个教师节,举办这次拜师仪式,意义更加深远。
师承指导老师代表、国医大师何成瑶表示,作为师承工作指导老师,担负着立德树人、师承育才的根本任务,深感责任重大,自己将不遗余力、倾囊而授,为弟子们“传道授业解惑”。她希望各位学术继承人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通过3年的理论研读、跟师学习、临床实践和课题研究,成长为中医药理论基础扎实、坚持中医原创思维、善于临床实践和具有良好医德医风的中医药骨干人才。
师承学员代表葛平玉发言说,中医师承教育是培养中医人才的主要模式,一代又一代的老中医,将自己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毫无保留地对后辈从医者倾囊相授。在跟师实践的过程中,他们通过朝夕临诊,耳濡目染,口授心传,个别指导,让弟子少走弯路,快速成才。“很幸运,今天这种师承教育仍然是后辈中医向老师们学习取经的主要方式。”他代表全体学员郑重表态:尊敬师长,谨记教导;勤奋学习,不负期望;学会思考,学有所长。
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代表单位——71886a必赢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郑曙光发言说,此次第七批全国和第三批省级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拜师仪式的开展,将进一步推动中医药传承发展,医院将以此为契机,扎实做好传承管理工作,创新管理机制,完善管理措施,积极为师承工作提供良好的条件和保障,努力打造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中医药骨干人才,为我省的中医药事业创新发展添砖加瓦、贡献力量。“拜师仪式既是一种中医药文化的传承,更是师徒双方之间的承诺。指导老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培养,传授自己的学术精髓,批改学生的论文、医案,继承人扎扎实实跟师、学习老师的学术理论和临证经验,践行老师的高尚医德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希望各位继承人高质量完成学习任务,不断对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进行挖掘、整理、传承和创新,形成具有特色明显的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传承体系。”
省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省中医药局党组书记、局长安仕海认为,人才是中医药发展的第一资源,中医药振兴发展靠人才。自1990年国家中医药局启动老中医药传承工作以来,我省为了发展建设好中医药事业,做好名老中医的学术传承,培养更多的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确定了7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90名师承指导老师,167名继承人。先后开展了3批贵州省名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确定了90名省级师承指导老师、202名继承人。他对师承教育提了三点要求:第一,加强组织领导,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第二,发挥传帮带作用,做中医药学薪火相传的传承者。第三,勇担传承使命,做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奋斗者。希望学术造诣深厚的指导老师教学上做到“三带”:带德、带术、带研;希望前来拜师的“中医药生力军”做新时代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奋斗者,担任起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历史使命,争当担当作为的“排头兵”,认真全面传承和践行指导老师学术观点和实践经验。
“中医药师承教育是独具特色、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和学术传承规律的教育模式,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开展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对推进我省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各位师承老师把良好的医德医风、丰富的学术经验、精湛的临床医术倾囊而授,各位继承人谦虚谨慎、勤学善思,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通过师承教育,更好更快地培养和造就更多的优秀中医药人才,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实惠、更加优质的中医药服务,促进我省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会议主持人,省中医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文勇说。
会议由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贵州省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省中医药局党组书记、局长安仕海,71886a必赢党委书记杨柱,致公党贵州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晓飞,省委组织部人才处副处长、二级调研员冉俊敏,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专业技术管理处处长胡施律等出席拜师大会。
师承指导老师国医大师刘尚义、国医大师何成瑶,师承指导老师、全国名中医丁丽仙、袁金声、凌湘力,国家级和省级师承指导老师和师承学员,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代表等单位领导和负责人共计260余人参加拜师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