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国关注、举世瞩目,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习近平代表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报告指出,我们经过接续奋斗,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

贵州的“千年之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贵州作为全国脱贫攻坚战主战场之一,集中各方力量啃下了一个个硬骨头,攻下一个个深贫堡垒,让这里实现了“千年之变”。

惠水濛江街道新民社区,搬迁群众领到新居钥匙。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芦晓娟

66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92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92万人搬出大山,减贫人数、易地扶贫搬迁人数均为全国之最。

余庆县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拓宽就业门路,引进服装生产、园艺绿化、电子产品、刺绣等企业,打造就业“扶贫工厂”16家,通过“培训+上岗帮扶”、公交车免费接送、包餐等“一条龙”服务,吸纳2000余名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家门口就业。图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在扶贫车间流水线上作业。穆明飞 摄

报告指出,我们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定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意义的区域重大战略,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一百一十四万亿元,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百分之十八点五,提高七点二个百分点,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三万九千八百元增加到八万一千元。

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

贵州非凡十年大踏步前进

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连续10年位居全国前列,2021年经济总量接近2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了近2倍,在全国的排名上升4位。

全球1/4以上的新能源电池材料三元前驱体、1/7以上的吉他,以及全国1/3以上的中高端钢丝绳、4/5的湿法净化磷酸、1/4的高品质磷肥在贵州生产,“西电东送”送电量累计超4000亿千瓦时。

茶叶、辣椒、刺梨、蓝莓、李子等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种植面积全国第一;疫情发生前旅游业持续高速发展,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总收入位居全国前列。

2021年全省年末常住人口比2012年净增265万人,城镇化率提升18.03个百分点。市场主体总量突破400万户、翻了近2番,在全国排名上升8位,市场主体注册资本突破9万亿元,累计引进500强企业235家。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均突破3万亿元,分别增长近2倍和3倍以上。

报告指出,我们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

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贵州人民有长长的幸福账单

群众腰包越来越鼓,2021年贵州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2012年的2.1倍、2.7倍,增速位居全国前列。

就业门路越来越宽,城镇新增就业年均73万人以上,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机会越来越多。

教育质量越来越高,贵州省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医疗条件越来越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近4岁。

安全保障越来越有力,平安贵州、法治贵州建设深入推进,群众安全感达99%以上。

报告指出,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贵州不负青山赢得金山

绿色经济占比达45%。“贵州生态日”五级河长下河巡河,森林覆盖率达到62.12%、比2012年提升15个百分点以上。“世界自然遗产地”数量全国第一,县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8%以上。

“河长制”启动以来,黔西南州高度重视万峰湖水域生态环境治理,形成了万峰湖水域巡查整治常态化工作机制。图为治理后的万峰湖。(来源《多彩贵州美美与共》画册)

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2019、2020年连续两年在国家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30项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成果列入国家推广清单。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成为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平台。

整治后的松桃河木溪断面水质已长期稳定达标。黄前生 摄

新时代的多彩贵州绿意盎然,优良生态环境成为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爽爽天气、清新空气带来了旺旺人气、滚滚财气。